浏览数:0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为贯彻落实学校服务青岛市乡村全面振兴战略,7月15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链动三产,果际四海”实践服务团前往平度市青岛高氏葡萄种植庄园有限公司、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社会实践,通过实地参观、走访调研、农户座谈,调研葡萄种植、加工、销售、出口现状,为平度市葡萄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规模扩张强基础,链路升级拓市场
作为平度葡萄核心产区,大泽山素有“中国葡萄之乡”的称号。这里的土地既孕育了大泽山葡萄等优质果品,也催生出一批批实力强劲的葡萄产业企业,青岛高氏葡萄种植庄园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实践队员深入葡萄种植基地,通过实地观察、采访企业负责人等方式了解企业发展现状,结合专业对葡萄产业提出意见建议,实现农业生产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紧密结合,赋能平度大泽山葡萄产业蓬勃发展。实践队员了解到,高氏庄园种植大泽山葡萄200多亩,构建“公司+合作社+种植户”模式,积极为葡萄种植户提供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农资采购等服务,辐射带动当地葡萄种植户提升种植效益;高氏庄园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高级酿酒师和技术人员,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上葡萄园,山下酿酒厂”,形成集种植、酿造、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规模优势;高氏其模式从产业生态构建、生产管理创新、市场渠道拓展,到文化传承与合作社协同,多维度探索葡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科研引领提品质,技术创新拓路径
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探寻规模化经营赋能葡萄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研究所集科研、生产、推广、服务于一体,依托40余年的科研与种植经验,推进土地整合与区域集中连片发展,构建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体系,是国家葡萄产业体系首批示范点。
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依据市场导向,根据平度市大泽山气候适应性选择品种,积极参加全球性的葡萄产业论坛,引进国外产量大、品质好的优质品种,施用进口天然有机肥料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田间灌溉采用滴灌方式,取用附近优质湖水灌溉,确保葡萄灌溉水质,有效控制用水成本;病虫害防控,倡导绿色种植理念,以物理手段除虫为主,如诱虫灯等生态技术,兼顾作物品质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优化种植结构,确保葡萄种植土地长期可持续利用,守护生态环境,助力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同时,研究所为推动葡萄“种得好”迈向“卖得好”“卖得远”,实现葡萄产业品牌价值提升,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名片,为乡村振兴奏响共富发展的新乐章。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员扎根基层,厚植爱农情怀,深入了解平度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瓶颈,将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在调研中找问题,在实践中寻突破,为平度市葡萄产业发展“问诊开方”,为青岛市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