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首页

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院长郑丹教授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暨2025年院长论坛第一讲

          浏览数: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3月21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在学术会馆第一报告厅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暨2025年院长论坛第一讲:把握时代机遇,致力于农业强国建设。本次讲座由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院长、全国高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学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理事、民建山东省委农业与农村专家委员会委员郑丹教授主讲,学院辅导员李帅主持,辅导员徐峰、学院2022级全体学生参加。

  郑丹以农业强国建设为主题,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历史沿革和发布,介绍了农业强国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重点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以及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在升学就业取得的优异成绩,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优势、路径与具体方案。郑丹指出,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农业强国内涵丰富,既包括生产力发展,也包括生产关系变革;既包括农业全面升级,也包括农村农民全面进步发展,要努力走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学院学生最大优势在于毕业时拿到青岛农业大学和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双学位,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无论出国留学、国内考研还是求职就业,学生可选择区域更广、领域更宽、优势更强。

  面对农业强国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郑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客观分析,把握机遇,认清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以申请或考取国内外院校、积极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为榜样,全面科学规划个人发展方向;二是选对方向,锚定目标,科学合理确定自身努力的方向,结合学院毕业生获取的优异成绩,系统规划个人目标,不遗余力实现理想;三是规划路径,制定方案,全方位、多层次联系国外申研,全力以赴国内考研,合理利用相关政策,拓宽发展路径;四是精心实施,确保成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制定严密的日常计划,亦步亦趋,为自己目标的实现做出充分的努力。

  本次“开学第一课”暨院长论坛加深了学生对农业强国建设的理解,明确了中外合作办学学子具备的优势,为学生指明了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坚定了学院学生升学就业的信心,也为学院培育卓越人才注入了新动能。学生纷纷表示将会坚定理想信念,勇担青春使命,将个人奋斗目标融入新时代强国建设,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