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首页

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实践服务团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浏览数:0

       为加强爱国情怀,重温红色记忆,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实践服务团于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1月7日以线上VR形式参观学习烟台市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和北大红楼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赓续红色血脉

       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团队成员了解到革命先烈事迹以及胶东地区的各大战役。烈士墓区,占地面积8086.6平方米,位于烈士纪念广场东南面的梯田上,排列整齐有序,共计有267座烈士墓。2009年当地重新改造烈士墓区环境,整个墓区铺设了水泥砖地面,大块石铺成的石阶和砌成的墙面,气势壮观。

       走出烈士墓区,迎面而来的是修建于1946年的烈士纪念堂,成员们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仰慕着改造前后的烈士纪念堂。纪念堂展出了胶东著名烈士理琪、王文、任常伦、夏侯苏民、解文卿等39位烈士的光荣事迹,其中展出了烈士相关史料图片77张,烈士遗物95件。这次参观学习,团队成员深深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荣誉感。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将永远激励青年们继续发扬艰苦朴素、不畏艰辛的革命意志。

北大红楼见证“觉醒年代”岁月峥嵘

       小组成员在线上参观北大红楼,回顾了中共党史的发展历程,认真观看了英雄们在1930年至今为民族解放事业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功绩。

       1918年,红楼建成,成为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曾先后在此任教任职,他们为北大、也为红楼带来了许多新思潮。在这种新思潮的影响之下,红楼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文化碰撞的汇集地,新文化运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文化运动以北京作为主阵地,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力度冲击着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旧传统,突破了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禁锢,打破了中国社会沉闷空气,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扫除了思想文化障碍。在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一段段历史影像以及文字书籍前,真切感悟到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追求真理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深刻体会新时代共产党员肩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

北大红楼重温光辉伟业

       一篇篇文字记载,一幅幅志士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给队员们以强烈心灵震撼。参观中,大家无不对革命先辈们一心为国、投身革命的高尚境界而深深感动,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建设和发展中国。

       一百年来,北大红楼经受风雨的洗礼却未蹉跎半分,那些英雄与先驱亦未被历史长河所掩埋。透过红色的建筑外表,仿佛还能看到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流下的鲜血,看到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高高飘扬的红旗……这栋建筑将那段胜利的永恒记忆永久保存,令不朽之魂注入每一个国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