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首页

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开展“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牛奶饮用情况”调研

          浏览数:0

      为了解后疫情时代人民群众牛奶饮用情况,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实践团于1月5日至1月6日开展了相关调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畜牧业的发展,奶类已经成为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类食品。目前国人平均饮奶量相对较低,每日膳食中钙的摄入尚未达到中国居民的钙参考摄入量,饮奶是很好的补钙方式。疫情期间奶业发展曲折,冷链的严格检疫对于输送奶制品的时效性以及奶制品种类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后疫情时代赋予了畜牧业以及奶业的诸多机遇和不确定性。

      调研团通过走访商店以及访问线上外卖平台的方式对疫情开放前后奶制品的种类、价格进行了比较。其中部分奶制品种类因为产地或者物流的限制变化较大,但价格总体变化不大。

       疫情政策调整后,人们对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需求增加,人们常常会选择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而奶制品刚好符合这一需求。为了解消费者在疫情政策调整前后饮奶情况的变化,团队采用线上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在价格、品质、种类、物流和购买难易程度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并且调查是否存在因不能及时补充货物,造成购买困难,以及部分商家销售价格高于一般售价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在疫情政策调整后,人们饮奶情况稍有浮动,超过半数的家庭会选择加价购买自己需要的奶制品。
 

       调研团队根据实践活动并结合专业的相关知识,通过网络平台对当前消费者的饮奶情况进行了理论解读、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宣讲,并结合中国当今乳业现状,对相关产业给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此调查,调研团发现,疫情政策调整后,牛奶已经成为和蔬菜、肉蛋等并列的“菜篮子”产品。奶业想要更好的发展,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是摆在面前的一门必修课,数字化改造实现产业跃升也成为重中之重。本次调研更加明确了我国奶制品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奶制品产业发展在注重品质的前提下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