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首页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青农大巴瑟斯学院学子投身社会实践

作者:文/刘璐 张齐越 郭若涵           浏览数:0

       为了解济宁金乡的乡村振兴之路,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巨大变化,7月17日至7月19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学院“探寻蒜都文化,打响振兴‘蒜’盘“赴济宁金乡实践团来到”大蒜之乡“金乡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以学院优秀的国内外农科专家资源为依托,以农学、资环、食品、物流专业农科全产业链设置为特色,开展了系列关于产业调研、专业讲座、民俗文化调查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金乡大蒜进一步发展提供“青农方案”。

党员示范带动,乡村振兴有“头雁”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是新时代党领导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金乡聚焦乡村振兴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认真行使好主责主业,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力量,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7月18日,团队一行人前往金乡浩翔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了解“党支部+供销社+合作社+农户”新模式。该联合社通过党支部牵头,秉承“党建引领服务三农”理念,实行“一村一配肥、一村一测土”精准种植模式,对土地、肥料、种子等进行托管,推行数字化农业、智慧农业,实行“六统六化” 服务模式,打通了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在“中国大蒜第一村”崔口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在鱼山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李婷婷的介绍中,队员们认真聆听了崔口村老支书韩允其的故事,深刻领悟到党建引领和党员“领头雁”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1982年,面对70%土地都是盐碱地的窘困局面,时任崔口村党支部书记的韩允其将致富的路子瞄准到价格高、效益好的大蒜上,他和几名党员干部带头种植大蒜,并积极开拓市场,带动成立了东运进出口有限公司,将金乡大蒜卖到国外去,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崔口村建立了股份合作实体,参股率达到90%,年收益不断增长,村民陆续住进了二层小别墅里,真正实现了乡村振兴的目标。此外,崔口村实行党员“量化管理”“设岗定责”“说事必(壁)回”的工作和管理模式,将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实践各领域,凝聚出了“不甘贫穷、坚定信念、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崔口精神,铸就了“中国大蒜第一村”的传世美名。
 

小蒜头大梦想,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金乡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适合大蒜生产。多年来,蒜乡人民广泛采用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等种植技术,所产大蒜个大、皮白、肉黏味香、辣味适中,营养丰富。目前,金乡县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年均产量80万吨,带动周边种植大蒜200余万亩,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美誉。

       金乡县打造大蒜全产业链,推进农业融合化发展:一是标准化种植助推产业发展升级。金乡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优势,规划布局了万亩大蒜标准化种植基地,制定了全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了大蒜育种实验室,推广最先进的种植模式,全程实施绿色防控,机械化种收,成为当前世界大蒜最先进种植模式的先行先试之地。

       二是多样化加工提高大蒜产品附加值。金乡县通过精加工技术,将平平无奇的大蒜打造成为附加值极高的黑蒜等精加工产品,并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使之成为金乡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三是智能化物流仓储保障大蒜品质。山东凯盛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从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智能化仓储、智能化物流设施设备、跨境物流、智能化园区管理等多方面打造“智慧物流平台”,蒜通天下产业园利用强大的仓储能力和出口产销能力直接带着周围群众就业3000余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四是全面化销售构建网格化大蒜市场。一方面,通过线下渠道,金乡大蒜广销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186个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依托“快递+电商”协同发展,金乡县进一步整合农村物流、农村电商以及金乡大蒜资源,建立了快递电商产业园和数字兴隆直播基地,丰富了大蒜线上销售渠道。

 

 

电商助农产业兴,赋能乡村注动力

       金乡县兴隆镇位于金乡县南部,受地理位置不优和物流运输不畅等因素制约,很多特色农产品走不出去。为打通金乡大蒜等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兴隆镇抓住电商直播发展风口,招引电商企业建设了兴隆镇电商直播基地。7月18日,实践团队来到兴隆镇了解当地电商人才引育和流动状况,探索电商背景下乡村人才振兴的金乡模式。

       在兴隆镇政府会议室中,实践团队与当地政府举办交流座谈会,以便促进双方的了解、帮助实践团队更加深入体会兴隆镇人才振兴的密钥,兴隆镇党委书记韩新峰介绍了近几年兴隆镇的发展情况,兴隆镇贯彻“网络经济兴县”战略,不断发展农业特色互联网电商经济,但电商人才的缺乏成为了制约发展的重要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兴隆县推动大蒜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向本地集聚,按照“人才+团队+项目”的模式,不断加大与省内外农业类高校产学研合作力度,举办大蒜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及相关竞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同时抓好本地人才辐射、党政人才带动等队伍建设,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照辉表示,学院将与金乡兴隆镇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优化电商人才培养路径,共同建设电商实训基地,为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的同时,为当地电商经济注入新鲜血液,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目的。

       在兴隆镇政研室主任、网经办主任朱家宝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来到兴隆镇电商直播基地亲身感受电商直播所带来的优劣势。为发展电商经济,发挥青年力量,兴隆镇开展“团团带货·直播兴农”活动,积极发动青年干部、返乡大学生、村支部书记等开直播为乡村代言,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给兴隆镇带来了巨大红利。

新农人新担当 引进人才续航力

       实践团队在走访调研中,对种子来源、外部环境、肥料施用、亩产收入、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询,掌握了金乡大蒜在种植、加工、运输及销售方面的行业现状,发现了一些当前的发展困境和短板,比如农业化肥没有进行源头处理,缺少碳中和宣传培训和专业仪器技术,间接影响大蒜产量;目前外宣力度不够,在外销时国外消费者对金乡大蒜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队成员及时请教国内外专家教授,提出了要集中处理家畜粪便,尽量减少无机化肥使用,加强碳中和和碳交易的知识宣传和技术推广,充分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模型模拟等碳排放检测技术等。同时,实践团队利用双语语言优势,拍摄了《你好,蒜都金乡》双语宣传片,以青年视角讲好大蒜故事、传播好金乡声音,帮助打造品牌文化,提高品牌效应,增加外宣力度。

       除此之外,实践团队在与当地电商直播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后,发现了整体电商秩序混乱、缺少集中化规模化的电商宣传、个体电商规模小的问题。因此,实践团队联合王宏智教授开展了新农人电商培训讲座,帮助农户更快更准确地使用电商平台,拓宽电商销售渠道,提高电商销售技巧。王宏智教授强调,要享受更多的电商红利,就要对电商实行集中管理,以点带面,扩大规模,带动乡村产业连片提升、抱团发展,从而扩大经济效益。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通过本次乡村振兴主题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收获颇丰,我们将以本此社会实践为基石,立足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知识,作为农科院校的学子,我们更应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用青春和激情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