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首页

青农学子三下乡活动纪实:探索基层党建引领下的乡村产业振兴

作者:文/宋锐涵           浏览数:0

       为加深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政策的理解,增强农科学子肩上使命感与责任感,2022年7月15日-16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成就观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东里一村的康顿智慧农业公司、西里村的肥城市桃都果业有限公司开展相关调研活动。队员与园区工作人员进行采访沟通,了解了两个公司的基本运营模式以及党建政策与相关活动,感受到了党建引领下乡村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生机。

       7月15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东一村的康顿智慧农业示范园区,队员们跟随武经理来到了室内,武经理介绍说:“肥城康顿智慧农业公司突出党建引领,号召凝聚广大新阶人士投身希望的田野,与其他产业开展合作,共同建立高标准产业联盟基地,健全组织生活、议事决策、发展协调机制、搭建党员教育管理、沟通交流信息、统筹产业发展平台,形成党建引领产业融合发展新优势。”之后队员们又参观了园区内高科技农业设备以及“智慧数字化”农田管理体系,并向相关工作人员学习了使用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方法,了解了集中智慧化管理田地的高效便捷之处。

       7月16日,实践团来到了西里村桃都果业公司园区,肥城市桃都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于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在公司园区的宣传牌上队员们了解到:桃园镇党委整合涉及肥城桃种植产业的15个村,14家新型经营主体,7家企业党组织资源力量,成立肥城桃产业党总支,主要种植村、经营主体和骨干企业负责人担任委员,用党组织串起肥城桃上中下游产业链,发挥正大、康顿等10家工商资本企业、3家科研技术机构带动作用,组建产业发展联盟。推广“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成立“东一村+康顿农业”“东二村+正大果业”“西里村+桃都果业”三个联建项目,推动基层党组织向产业项目一线、产业链末端延伸,推动肥城桃产业发展壮大。公司负责人王琳为队员们介绍了公司的党建活动以及对西里村及附近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桃都果业响应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并且定期学习乡村振兴政策内容,以产业链党建为抓手,与产业园区周边村庄共同建立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向着现代化的创新型农业企业发展。”西里村与桃都产业共同承担并高效完成了新建千亩肥城种植基地的建设任务,在桃都果业现代化种植模式的带动下,全村已发展肥城桃2000余亩,合作社实现年均32万元的稳定收益。
 

       另外,王经理指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人才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桃都果业企业与省内高校与研究院合作,积极引进专家攻坚团队,邀请山农大、林果部门专家对企业员工进行全面技术培训,建立一支先进高效的技术队链通种植基地和实验室,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同时,企业党员也在村企共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带头作用,16名企业党员不断熟悉村情民意,坚持完善群众工作方法,成为企业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纽带。

       除了从涉农企业发展角度了解基层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成就,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成就观察赴济南市、泰安市实践服务团还于2022年7月6日至20日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广大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从人民群众对基层党建领导下乡村振兴创新模式的认知情况、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对民众生活影响等方面对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振兴创新模式的伟大成就进行观察。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七成受调者肯定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创新模式相关政策实施时的引领作用与巨大贡献,认为基层党组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市场化、推进产权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化、培养新型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化、提高治理效能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规范化、培育引进高素质新型人才等方式推动了乡村振兴创新模式的建立。

       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对基层党建的引领下乡村振兴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感受基层党建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领导力与执行力。青农学子定不忘“矢志三农”之初心,紧跟时代脚步、紧随党的方向,在新时代下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