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0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支撑。7月18日,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照辉、正科级辅导员刘璐带领“探寻蒜都文化、打响振兴蒜盘“实践服务团队赴济宁市金乡县兴隆镇了解当地电商人才引育和流动状况,探索电商背景下乡村人才振兴的金乡模式。
兴隆镇位于金乡县南部,受地理位置不优和物流运输不畅等因素制约,很多特色农产品走不出去。为打通金乡大蒜等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兴隆镇抓住电商直播发展风口,招引电商企业建设了兴隆镇电商直播基地。
一、交流座谈 促进人才培养
实践团一行与兴隆镇党委书记韩新峰,党委副书记徐传帅,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统战委员周寅星,组织干事、团委书记高颜颜,政研室主任、网经办主任朱家宝于兴隆镇政府会议室进行了座谈。韩新峰介绍了近几年兴隆镇的发展情况,兴隆镇贯彻“网络经济兴县”战略,不断发展农业特色互联网电商经济,但电商人才的缺乏成为了制约发展的重要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兴隆县推动大蒜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向本地集聚,按照“人才+团队+项目”的模式,不断加大与省内外农业类高校产学研合作力度,举办大蒜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及相关竞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同时抓好本地人才辐射、党政人才带动等队伍建设,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照辉向大家介绍了学院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基本状况。他强调,学院农学、资环、食品、物流全产业链的专业设置和“4+0”双学籍双学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三农”情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中国农业“走出去”“引进来”贡献力量。尤其是物流专业,可以很好地应对当地农民电商素养不高、电商经验不足、电商发展受限等困境,为当地大蒜电商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下一步,学院将与金乡兴隆镇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优化电商人才培养路径,共同建设电商实训基地,为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的同时,为当地电商经济注入新鲜血液,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目的。
二、基地参观 体验直播带货
为发展电商经济,发挥青年力量,兴隆镇开展“团团带货·直播兴农”活动,积极发动青年干部、返乡大学生、村支部书记等开直播为乡村代言,短短2小时,最高观看直播人数达9000人,销售各类农副产品300多单,总销售额8000余元。
“我是兴隆镇较早的那一批选调生,刚入职没多久,我选准“电商+鲜桃”发展方向,开辟了“买卖兴隆”网上商城,当年帮助桃农销售冬桃1万余斤,每亩增收2000元。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我们,用学识反哺家乡热土,力所能及地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解一些难事,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兴隆镇政研室主任、网经办主任朱家宝带领成员参观兴隆镇电商快递产业园中表示。
在兴隆电商直播基地,实践团队成员孙宇轩来到直播间体验直播带货,同时还了解了直播技巧、产品上架、物流运输等问题,他表示:“直播带货真真实实地可以提高农户收入,帮助他们实现足不出户就可卖出自己的商品,但是电商经济是个繁琐的发展模式,需要知识及相关技术支撑电商直播。而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该将知识谱写在农村的大地上,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也愿更多的有志青年发挥才能,走进农村、了解农民,在实践中探寻助力乡村振兴的答案。”
三、教育培训 共育电商人才
为培育电商人才,助力当地电商经济发展,实践团队面向当地农户举办电商讲座。讲座由张照辉书记、王宏智教授主讲。
张照辉向大家介绍了学院“4+0”双学位双学籍培养模式,以及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农科类人才的办学理念等。
王宏智向当地农户讲授了网络销售农产品的方法和途径。他用生动的例子向大家介绍了各个电商平台的发展优势,并从挑选产品、上架产品、店铺装饰等方面展现了一些电商销售小技巧,帮助农户更快更准确地使用电商平台。此外,他对目前金乡电商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他表示想要实现大蒜销售的进一步突破,就要拓宽销售渠道,对电商实行集中管理,以点带面,扩大规模,带动乡村产业连片提升、抱团发展,从而扩大经济效益。
当地农户纷纷表示,讲座让他们了解了电商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掌握了更多农产品线上销售推广的方式方法, 非常实用,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这种培训中,希望有更多人在培训后成为“新农民”“新流量”“新网红”,实现自己家庭增收,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既离不开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也离不开四面八方的返乡人才,既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振兴,也离不开能工巧匠、乡土“网红”的加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践团队表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继续播撒在乡村的田野上,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为家乡经济发展灌进人才源泉。